close
「人人生而平等」是理想,在現實生活中卻是「人人生而不平等」!衛福部國健署首份「健康不平等」報告指出,台灣健康不平等現況其實與社會階級不平等相關,胎兒時期就已浮現端倪,並持續擴大差距,除了受到家庭財富、居住環境、社經地位等因素影響,也與母親教育程度息息相關。

調查發現,母親教育程度在國中以下族群,其嬰兒死亡率超過千分之五,母親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上者,則降至千分之三以下;但青少女生育的嬰兒死亡率超過千分之八,24至34歲母親生育的嬰兒死亡率低於千分之三。

報告指出,母親的教育程度,與嬰兒死亡率、出生體重、晚上刷牙、讀睡前故事有關,不僅影響了孩童時期的健康狀況,也影響了兒童就學時期的學業表現,來自貧窮家庭的孩子,日後生命機遇較差,也會導致成年後有較差的健康狀況。

健康不平等報告計畫主持人、前國健署長邱淑媞指出,導致健康不平等的因素包括教育、勞動、家庭社經地位、居家環境與地域等,各種因素環環相扣;世界先進國家因全球化導致經濟M型化,也導致了健康不平等狀況。

邱淑媞表示,改善健康不平等,連聯合國都試著找解方,這並非光靠衛福部的公衛政策就能實踐,而是需要政府各部會一同努力,包括提升教育品質、改善勞動環境等。研究也發現,衛教成效不佳,必須透過法規,例如提高菸品價格、強制執行戴安全帽、繫安全帶、車輛加裝安全座椅等,才能降低意外事故死亡發生率。
衛福部國健署首份「健康不平等」報告指出,台灣健康不平等現況與社會階級不平等相關,胎兒時期就已浮現端倪。

圖/報系資料照
分享


博客來書店
4C8EE88BEFE3DB9A
arrow
arrow

    tpx71pj79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